E2等级不锈钢砝码工厂内部检测过程
E2等级不锈钢砝码工厂内部检测过程
E2等级不锈钢砝码的工厂内部检测过程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与技术标准,具体流程如下:
一、前期准备
环境控制
实验室温度应稳定在 18-23℃,4小时内温差不超过3.5℃,湿度控制在 30%-70%,避免阳光直射和气流干扰13。
使用磁屏蔽装置隔离磁性干扰源,确保检测环境的磁通量符合标准。
砝码预处理
检测前需用无尘布或专用清洁工具清除砝码表面灰尘、油污,避免液体进入调整腔。
砝码需在恒温环境中静置 ≥4小时,使其温度与实验室平衡。
二、核心检测步骤
磁性检测
使用磁通量计测量砝码磁化率和磁极化强度,若超过 E2等级允许值(如100g砝码磁化率≤0.07μT·m²/kg),则判定不合格,禁止后续质量检定。
质量检定
直接衡量法:
将E2砝码与同标称值标准砝码置于天平两盘,快速比对质量偏差,适用于小质量砝码(如1g-100g)。
替代衡量法:
通过配衡砝码和分度值小砝码(如0.1mg级)逐步替代被检砝码,记录平衡位置差异,用于检测质量范围较大的砝码(如500g-1kg)。
交换衡量法:
左右盘交替放置被检砝码与标准砝码,多次测量并计算质量差,消除天平臂长误差,适用于高精度校准。
表面粗糙度检测
对 1g的F2及以上等级砝码,使用表面轮廓仪测量粗糙度,确保符合 Ra≤0.1μm 的工艺要求。
三、数据处理与判定
误差计算
根据检定结果计算折算质量修正值,若误差超出 E2等级允许范围(如100g砝码允许误差±0.16mg),需标记为不合格。
记录与报告
详细填写检定原始记录,包括环境参数、测量数据、误差分析及操作人员签名,存档备查。
四、后续管理
不合格砝码处理
表面锈蚀、镀层脱落或磁性超标的砝码立即停用,返厂维修或报废。
周期维护
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制定动态校准周期(通常 1-2年),公斤组实心砝码可适当延长。
操作规范要点
全程佩戴无尘手套,使用非磁性镊子夹取砝码,严禁裸手接触。
检测后砝码需存放于干燥密闭容器,内置硅胶吸潮剂。
通过上述流程,可确保E2等级砝码的量值传递精度满足十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一天平的校准需求。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