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等级铸铁砝码的生产过程介绍
M1等级铸铁砝码的生产过程介绍
铸铁砝码的制造过程可分为以下核心步骤:
一、材料选择与预处理
材质选型
灰铸铁(HT系列):成本低、耐磨性好,适用于常规砝码。
球墨铸铁(QT系列):通过球化处理提升强度,用于高精度或大规格砝码。
材料需满足抗腐蚀性、硬度和抗冲击要求,例如外包钢材质性能不低于Q235。
熔炼准备
灰铸铁需熔炼为铁水,球墨铸铁需进行球化处理以优化性能。
对厚大件采用无冒口铸造或小冒口补缩工艺,减少缩孔缺陷。
二、模具制作与成型
模具设计
根据砝码形状(圆柱形、锁型等)制作精密模具,小规格砝码可直接数控加工成型。
大规格砝码需组合模具,采用造型、下芯合箱等复杂工艺。
浇注成型
铁水通过阶梯式浇注系统充型,两端引入确保平稳填充。
压边冒口宽度控制在15-20mm,利用石墨化膨胀实现自补缩。
三、表面处理与后加工
初步清理
开箱后通过喷丸清理表面残留物,打磨至粗糙度Ra1.6,修圆边角消除砂眼和锐边。
防腐蚀处理
喷漆或镀层增强抗腐蚀性,喷漆阶段需选择防腐性能强的油漆以减少龟裂、脱层。
不锈钢材质需进行亚光处理,表面刻印等级和重量标识。
四、质量验证与调整
称重校准
通过调整腔(体积≤总体积1/10)增减内部材料,确保质量达标。
调整腔盖采用防水密封设计(如螺纹塞或提钮),防止积灰和氧化。
结构优化
采用叠放防滑结构,底部预留叉车槽,侧部设装卸沟槽,增强实用性。
包钢工艺中,内部铸铁材质≥HT100,外包钢厚度≥14mm。
五、工艺改进方向
取消冷铁固定工艺,减少气孔和顶子痕迹。
采用刚度更高的铸型,抑制石墨化膨胀引起的型腔变形。
注:铸铁砝码的生产需平衡成本与性能,常规场景以灰铸铁为主,高精度需求则倾向球墨铸铁或不锈钢材质。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