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化工仪器网-天平衡器网首页-技术文章列表-过磅预约单向称重系统如何布局

过磅预约单向称重系统如何布局

2024年04月08日 14:09 来源:蚌埠三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过磅预约单向称重系统如何布局

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利用联网技术,把车辆入厂预约、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发货检验、自动财务结算等环节全面打通,无人值守称重系统不再是一信息孤,而是升级成了集物流发运和财务结算为一体的更智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一、提高过磅效率

人工过磅需要操作员录入车号、规格、货名等称重信息以及打印榜单等操作,过磅速度2~3/每趟一码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允许司机或者客户提前预约过磅信息,车辆上磅前,系统自动识别验证预约车牌号并调取预约信息,全程司机不下磅,过磅速度8~20/每趟,效率提升10~20 

二、减员增效

如果企业采两班人工过磅模式2/每台地磅是低人员配置,地磅数量增加,地磅操作员人数相应增加,企业人工成本也呈线性增加趋势;过磅量越大,操作员越疲累也更容易出错。如果企业采一码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多台地磅仅1~2名系统维护人员,用工成本不会随着地磅的台数显著增加,地磅越多费效反而越高,称重系统还能保持每24小时全自动运转;不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年还为企业节85%人工费用。

三、封堵管理漏洞

地磅全流程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日志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保证了流程的完整性,杜绝了人工干涉对称重结果的影响;黑匣子功能确保了系统每一条称重记录都可以被追溯;先进的防遥控设备杜绝了遥控器信号干扰;车辆定位系统确保了称重位置的合规性一码无人值守称重系统通过以4规避了企业潜在的巨大利益损失 

四、可靠性强

一码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具有行业的千万数据处理模块,提供的数据处理能力冗余空间,无论是单台地磅过磅频率成倍增加还是联网地磅数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都能保证用户在称重、查询、统计和报表导出操作上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五、拓展性好

无人值守称重系统结合二维码识别技术及射频识别技术通过识别车号信息,并将捕捉到的车号信息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预约过磅信息进行快速比对。精准识别车辆过磅,如果与已授/审核通过的预约过磅信息匹配,则比对成功,系统发出指令过磅。反之,系统会拒绝抬杆放行过磅,并记录事件。所有数据都可通过手机衡器APP/PC端查询数据。通过识别车号自动调取系统二维码内预约过磅信息如车号司机货物名称供货单位和收货单位等信息。

六、全面拥抱移动端

支持用户通过网页、小程序或APP查询实时称重数据明细、过磅图片、视频监控、日月年报以及货名单位等报表,处理入场司机的预约申请和客户(或者供应商)的角色申请等。

 

系统概述

过磅预约单向称重系统只能由一个方向进行车辆上磅车牌识别,根据读取车号和称重信息,自动控制道闸和红绿灯,结合语音LED大屏幕指挥车辆按顺序上下磅。

过磅预约脱机版 

特点

只能一个方向上磅。过磅预约提前获取车辆信息。计算机可以不用连接广域网。

 

过磅预约单向称重系统配置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车牌识别摄像机

400万像\IO\全天综合识别率96%\识别种类1500+\识别速度100ms

 

补光灯

20W/220V

 

车牌识别一体机(带四行屏)

定制款

 

智能称重管理系统

JTA-V3.0

 

小计

 

(一)

图像抓拍与视频监控子系统

1

网络摄像头

200万像素6mm镜头

2

摄像头固定附件

280mm

小计

 

 

(二)

光电检测子系统

1

红外对射光电开关

6光束

2

不锈钢护罩

1.5

小计

 

 

(三)

语音指挥子系统

1

语音提示子系统

60W室外音柱、功放和固定附件

小计

 

 

(四)

车辆识别系统

1

二维码读头

远距离,网口

2

二维码读头箱

400*300

小计

 

 

(五)

红绿灯道闸控制子系统

1

红绿灯

红叉绿箭,直300mm,电220V

2

安装附件

 

3

道闸

3米杆3秒起落

4

雷达地感

79G

小计

 

 

(六)

称重管理子系统

1

工控机

CPU I34G内存1T硬盘

2

显示器

24

3

室内控制柜

IO500*400

4

LED大屏幕

1000*520

5

交换机

8

6

2.7米立柱

 

7

交换机

5

小计

 

 

 

 

过磅预约单向称重系统流程

图片12

 

过磅预约单向称重系统如何布局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